零件五金加工 再造老車生命

玻璃五金    汽機車零件   電腦五金零件
六、七○年代,十大建設建構出台灣現代化發展的雛形,五金加工技術成為熱門顯學,但隨著科技不斷演進,產業逐漸沒落,延續著父親的技術,張軒耀、張軒豪兄弟檔靠著在廢棄機車零件廠取得的材料,透過巧手再製,成為日常唾手可得的日用品,開啟創業第一哩路。

32歲張軒耀曾跟在父親身邊擔任五金加工學徒3年,他有感而發地說,父親靠著精鍊技術撐起一個家,而這也是台灣當初發展重工業的基礎,如今電腦取代人力,這套技術逐漸式微,他無時無刻都想著要如何傳承。
本身就是老車的信徒,偏愛野狼及川崎系列,於是開始在一堆廢五金中為傳統技藝尋找出路。弟弟張軒豪說,他們到機車零件回收場尋找可用的零件,透過加工技術進行再製,把油表變成時鐘、車頭燈轉化成檯燈,不僅讓轉動及照明的功能延續,繼續點亮下一個10年。
「老車及五金加工技術,都是情感的延續。」張軒耀強調,老的東西都是金屬鑄造、工法也比現在好,沒理由因此被淘汰,兩兄弟不單只是創業,也賦予自己守護的信念。
原本生活再製的物品,主打創新訴求,將主要客群鎖定在年輕人,意外的是,因為老車元素,創業至今1年多,有超過6成以上客戶都是歷經重工業盛行時代的中生代,買東西時談老車、談加工技術,一台人們口中的武車,在買賣間串起兩代人的話題。
 
 

逸峰
參考資料:http://www.chinatimes.com/newspapers/20170728001416-260107